找到相关内容298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光法师答:净土法门的“信”该如何理解?

    问: 净土法门的“信”该如何理解? 印光法师答:   所言信者,须信娑婆实实是苦,极乐实实是乐。娑婆之苦,无量无边。总而言之,不出八苦。所谓生,老,病,死,,...无执著,不起憎。从此加功用行,进证无生。则惑业净尽,斩断生死根本矣。然此工夫,大不容易。末世之中,得者实难。故须专修净业,求生极乐。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。既得往生,则莲花化生,无有生苦。纯童男相,寿等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信愿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9/20023816006.html
  • 四川省佛教界为地震百日追思祈愿文

    可歌可泣。大无限,战胜天灾。   今遥仰慈云,伏愿大悲拔苦,大慈予乐。凭借佛力消除地震留在我等心上之阴影;凭借佛力化解我等方寸之中残留的恐怖、悲痛;祈愿大地众生共同觉悟“”之忧思;伏愿众生皈依三宝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追思|祈愿文|佛教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8/10244228345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何谓娑婆?

    之义,书中备述。(印祖在与陈锡周居士书《增一》中详述八苦之义:娑婆之苦,无量无边。总而言之,不出八苦。所谓生,老,病,死,,怨憎会,求不得,五阴炽盛。此八种苦,贵极一时,贱至乞丐,各皆有之。前七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印光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9/13102429374.html
  • 四谛

    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,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,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,但就身心顺逆缘境,总有三苦、八苦。三苦,从其逆缘逼恼,正受苦时,从苦生苦,名苦苦;从其顺缘,安乐坏时而生苦恼,名坏苦;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,即名行苦。八苦即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、怨憎会、求不得和五盛阴苦。外有寒热饥渴等逼恼之身苦,内有烦恼之心苦,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。  集谛: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,一切众生,...

    任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0839808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?

    苦,也就是心苦和身苦。而八苦是指生老病死,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五取蕴。五取蕴是说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“色”是指物质,“受”是指感觉感情,“想”是指知觉想象,“行”是指心理活动,比如贪慎等行,“识”...),缘受(感受),缘(贪求和欲望),缘取(占有的行为),缘有(造业),缘生(再投胎出生)缘死。此有则彼有,此无则彼无,所以要解脱于这个链就要从“无明”破起,也就是有大智慧。  另外佛教还有“三法印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5550278.html
  • 安祥禅的修行方法

    会」,你讨厌谁,他天天在面前给你看;你希望他死,他长得愈来愈壮;愈是仇人、愈是讨厌的人,愈在你眼前晃,看你怎么办?这就是「怨憎会」。你愈是喜欢他,他愈跟你分开,这就是「」。   人由于没有反省...能吃;人家不敢吃的,你也去尝试;你昨天怎么过,今天还是怎么过;今天怎么活,明天还是怎么活;不必烧香、磕头,不要增加生活负担,现在的人够忙了。   安祥禅修行的起点就是反省,反省干什么呢?借着反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1552646.html
  • 示真信切愿

    -   所言信者,须信娑婆实实是苦,极乐实实是乐。娑婆之苦,无量无边。总而言之,不出入苦,所谓生,老,病,死,,怨憎会,求不得,五阴炽盛。此八种苦,贵极一时,贱至乞丐,各皆有之。前七种是过去世...云蔽故,不蒙其照。凡夫未断惑业,被此五法障蔽,性天慧日,不能显现,亦复如是。此第八苦,乃一切诸苦之本。修道之人,禅定力深,于六尘境界,了无执著,不起憎。从此加功用行,进证无生。则惑业净尽,斩断生死根本...

    印 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5753922.html
  • “逆境”与“顺境”

    呢?   有些逆境或难堪的变故是无法解决的,例如:生老病死,,怨憎会,家散人亡,国破家亡,自然灾害,人为战争 …… 等情境。不幸的定业现前,在已经积极地做了该做的事、或寻求了支援之后,在过度...

    梁国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3254443.html
  • 佛教的世界观及人生观

    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酗酒。但人道要遭受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别离苦。处天道中是因为能够常常忏悔过错,十恶,行十善,修习禅定。但如果天道中人不学佛,福报享尽时,也...道轮迴,即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、地狱道。而这六道又分为三界,由下至上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三界的果报虽有优劣、苦乐之,但都是属于迷惑的世界,为圣者所厌弃。人们学佛的目的,就是要脱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161297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以戒为师

      故知心若不正,或不明真理,不习戒、持戒,则起心动念皆是造业,终将遭受老病死、、求不得等种种苦报,轮堕三界无有出期。这不是危言耸听,戒律是佛以其甚深智慧,不忍众生无端受苦而制定的,我等若能...何须戒?要知,五戒、十戒、比丘戒等,又称为“解脱戒”,就是因为持戒不但不是约束,而是解脱!   为什么会觉得持戒是约束呢?这正是我们的恶念在作祟。凡夫之心,有善有恶,以贪巧、自私、懈怠的心来看,则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1476913.html